清明假期,回家參加了個聚會,三五好友,河鮮就酒。
  酒到半酣,你夸我年輕有為,我捧你越來越帥,偶爾再說些大學時的糗事,其樂融融。
  同行的大A還叫來了他的表弟,我們共同的師弟B,于是互相吹捧的酒會漸漸變成了老大哥們教財經(jīng)新人如何立足上海灘。
  因為都是金融畢業(yè),大家有的在銀行,比如我;有的在證券公司,比如大A,所以話雖多,但大都還是金融圈的。酒越喝越多,話越說越遠,而我們也漸漸發(fā)現(xiàn)了金融圈里的一個驚人大秘。不過,這話得從即將畢業(yè)的師弟說起——
  應屆畢業(yè)生的迷茫:這金融圈還能混嗎?
  高考那年拼了命,211大學金融專業(yè)也算是對過去有了個交代。七大姑八大姨的祝賀更是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。大學四年,不說埋頭苦學,但年年都拿獎學金,再加上每天的金融資訊“90后創(chuàng)業(yè)者,金融圈里撈了第一桶金、金融圈里游一圈,上岸能吃七八年”,讓我一時間更是對未來充滿無限信心。以為畢業(yè)就是高職、高薪、高起點,但大四的實習,現(xiàn)實真的給了我迎頭一棒——
  第一份工作,面試了一家貸款公司。想著應該也不錯,最起碼做貸款提成高呀,苦點、累點什么的也應該,畢竟哪有工作不辛苦呢。但是,小額貸、散客、每天任務是接電話、網(wǎng)聊、貼傳單,這些真的是讓我無所適從。
  最艱難的還是貼傳單,小小的一張紙,感覺就是我的臉皮。雖然內(nèi)心也是來回掙扎,一邊是自尊心大喊:你含辛高考、四年大學就為了這個結果?一方面是房租水電在嘲諷:不貼?那你這個月喝西北風去吧!最終還是現(xiàn)實占了上風。
  兩個月的經(jīng)歷,除了學了一堆所謂的話術,最主要的還是讓我認清了現(xiàn)實:學校和社會真不一樣,要想系鞋帶,得先彎腰。下一份工作,我給自己定下目標:不求高大上,只為能學到東西。于是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做助理。
  每天提前半個小時去公司,打掃下辦公室,和同事處好關系,不懂的就去請教。到了月底考評,同事、師傅、主管都給了好評。一時間,我以為這才是真正財經(jīng)新人應該經(jīng)歷的。但慢慢,時間長了之后,我每天的工作成了給師傅碎文件、幫同事打報表、以及幫上司打掃衛(wèi)生。
  可有可無的地位讓我沒有一點價值。我學了嗎?學了!師傅教了嗎?教了!但是,打雜的日常依舊成了我一眼看到頭的未來。究其原因,用師傅的話講:金融圈不講究培養(yǎng)新人,你來時的資本就是你未來的價值。很可惜,我除了一堆三好生、優(yōu)秀生的證書,其他什么也沒有。
  最后,我還干過證券專員。這個更慘?;旧鲜侨汤浒宓?,客戶看都不會看你一眼,不過后來我也理解了,畢竟牽扯到錢的事,別人憑什么相信你?最主要的是,我也確實拿不出讓客戶信任的證明。
  半年時間,三段實習,我從一個信心滿滿的斗士成了一個滿滿挫折感的落敗者。
 
  證券大A:為了不成為炮灰
  小B的三段實習經(jīng)歷剛講完,大A就急著發(fā)問了:實習前就不知道先去學校就業(yè)指導中心問一下?當初我的工作方向就是老師們給的建議。小B端起酒杯,猛喝了一大口:其實當初我們?nèi)柫?,但是感覺老師們給的建議不太靠譜。
  拍拍小B的肩膀,大A笑著說:也是,現(xiàn)在時代發(fā)展太快了,老師們也不一定全面了解。就像我,誰知道當初的金證券,成了現(xiàn)在的銅研究了呢。原本以為干個三五年,該是升職加薪賺外快了,卻不想每天依舊還是白天看數(shù)據(jù)、晚上寫報告,動輒幾千上萬字,還要看臉色。
  說著還指了指我,哪像他:銀行金飯碗、旱澇都保收。
  說完苦悶的現(xiàn)狀,大A繼續(xù)教育師弟:一時的得失不能成為逃避的理由、金融人最不怕的就是失敗、找好問題,解決問題,擼起袖子接著干……,一套套的說詞,說的酒桌一陣哄笑。
  “大伙,別笑,雖然話有點虛,但是理是這個理,不找出問題,解決都不知道從哪下手”,說完大A又指了指自己“職場老人想轉型、不想寫數(shù)據(jù)想賺錢、未來想去基金公司、現(xiàn)在缺的是塊敲門磚,你看問題、方法、未來方向都齊了”。說著又指了指師弟“作為應屆畢業(yè)生,你有學位別人也有;你有三好證明,而有的人也不少;那到底你缺什么呢?缺的是份能體現(xiàn)你價值且別人沒有的證明”。一席話說的酒桌上一片叫好。
  “職場如戰(zhàn)場,不可替代就是你個人價值的體現(xiàn)。這樣無論何時,你都不會成為可有可無的炮灰,所以為了不成為炮灰中的一員,我準備考證了!”。大A的話就像平靜的池塘里落了塊大石頭。“考證?考什么證?30歲了考證還來得及嗎?”大家七口八舌的問著,而此時的大A則慢慢端起酒杯喝起了酒。
  其實說起來這個證,干金融的大伙都聽過——金融第一證的CFA。
 
  銀行單身狗:不能再“討飯”了,得找個金飯碗
  一句金融第一證,果然吊起了酒桌的氛圍。大伙你一言華爾街入場券,我一語年薪百萬的敲門磚,倒也把CFA給說了個大概。其間,我發(fā)現(xiàn)尤其是小B興趣特別濃厚。
  “小B,怎么著你也想考CFA?”
  “嗯,我已經(jīng)在準備報名了。其實,當初就業(yè)中心的老師給的建議就是考CFA”。
  “就業(yè)老師推薦考CFA?”
  “嗯,金融第一證,無論是含金量還是本身知識體系都是金融人的首選,可惜沒有早點聽老師的”。
  其實,我是羨慕小B的。不是因為他還年輕,而是因為他還沒出校門就知道了我用三年工作經(jīng)歷換來的首選。是的,我也準備報考CFA了。
  銀行還是那些銀行,可是銀行里的人卻早已沒了幾個舊面孔。我曾經(jīng)找了無數(shù)個理由自我安慰,卻被相親時的姑娘扯掉了最后的遮羞布。
  “你是銀行柜臺?那豈不是很忙?”
  “不忙不忙,我四五點就下班了”
  “別說客套話了,我是名會計”
  知道姑娘是會計后,我老臉一紅。想的什么銀行福利好、待遇好、時間多都說不出了口,就連剛說的隨時看電影、薪資高也成了個笑話。天天打交道的人,彼此都知根知底。
  銀行職員,哪有表面的輕松,五點下班是因為六點要整理賬目、七點要開會、八點要學習各種文件,不時9點還要應酬。中午也基本沒休息時間,午飯最多吃半個小時,不敢喝水,一整天上不了幾次洗手間,也幾乎不能站起來走動,普遍腰椎頸椎都有問題。
  就在我正沉浸在慚愧里時,姑娘沒放棄我:“你準備一直在銀行嗎?”
  “不,當然不了呀”為了姑娘滿意,我忙答道
  “那你考證了嗎?”
  “考證?考什么證?”
  姑娘看著我不是作假的面孔,嘆了口氣和我說:
  “銀行在職員工準備離職,徹底脫離銀行系統(tǒng),你不考個證,你準備去哪?誰會用你?”
  “我……”,我應該有一百種說法反駁她的,但是話到嘴邊卻覺得哪一種都沒她說的在理。
  于是,三十年來的第一次相親,就成了科普銀行職員必考CFA的現(xiàn)場。
  我很懺愧,也很慶幸。工作三年后才知道CFA證書的重要性,不過好在還不算太晚。
 
  世間事有時說來很奇怪,別人告訴你的經(jīng)驗之談,往往都不會相信,總得在現(xiàn)實中撞得頭破血流才知道該回頭了。
  職場新人,多份證書多份機會,為自身價值添資本。
  職場加薪,多份證書多份證明,免得機會來時自己手短。
  職場跳槽,多份證書多分保證,為轉變做好最大保證。
本文作者此木,高頓財經(jīng)簽約作者。原創(chuàng)文章,歡迎分享,轉載請注明來源高頓。